成長旅行社有限公司
關於我們
國內旅遊
探索FUON+
小鎮駕騎
list
選單
關於我們
國內旅遊
探索FUON+
小鎮駕騎
登入
邂逅花東山海戀三日遊
share
分享
print
列印
Facebook
Messenger
Line
行程編號:HUN20063D02
旅遊地點:
旅遊天數:3天
出團日期:{{ current_group.date }}
我有興趣
輕旅行模式6人成行
防疫做到位讓您旅遊更安心
紅葉少棒 亞洲鐵人 阿美族 的故鄉
美麗的花東海岸線公路及花東縱谷線公路山海風光,一切美景盡收眼裡美不勝收!
【花蓮】
黑石晶瑩剔透的七星潭,巍峨的高山、蔚藍的天空、浩瀚的海洋、景色秀麗的縱谷、多樣性的人文風貌、親切善良的人民,成為全國最喜歡旅遊縣市的首選,到此一遊可以必定可以流連忘返,回憶滿載。
【台東】
臺東的美麗山海間,更保留了阿美族、卑南族、魯凱族、布農族、排灣族、達悟族六族的文化和慶典特色,讓這裡有著豐富多元的文化風貌,是在自然與人文都值得慢遊體驗的美好城市。
行程特色
每日行程
Day
1
台北—花蓮—親不知子海上古道—石梯坪—北迴歸線 —八仙洞—三仙台 —加路蘭海岸—旅館
【親不知子海上古道(天空步道)】
花蓮豐濱鄉,早年穿越父子斷崖的原住民步道,民國60年荒廢後重新打造一條距離海面約50公尺的透明玻璃棧道,行走其中飽覽足下的美麗風光。
【石梯坪地形】
位於豐濱鄉港口村,因陸地上的岩石向海伸入,形成大大小小的灣澳,其形如階梯一般,排排長短不一,故稱為「石梯坪」。
【北迴歸線66.5度】
豐濱鄉的北回歸線地標,每年夏至當天正午,太陽將直射此地。
【八仙洞】
本為間歇性上昇的岩壁,受海浪沖擊而形成的奇妙洞穴,標高150公尺。洞內有信徒奉祀佛祖或仙道成為信仰重鎮,香火不斷,在高處的洞穴中曾發現五、六千年前的長濱文化遺址。
【三仙台】
三仙台島嶼面積約為22公頃、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,島上有三塊巨石,相傳古時鐵拐李、呂洞賓和何仙姑曾於島上停憩並留下三雙腳印故名三仙台。地質屬火山集塊岩,從原本的岬角歷經長年下來的海水侵蝕成為離岸小島,由一座跨海人行步道橋連接,波浪造型如長龍臥波,氣勢壯觀;島上地形景觀與生態資源極為獨特稀有,散布著海蝕溝、壼穴、海蝕柱、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,海岸植物種類繁多,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,附近海域魚類豐富,是著名的漁場也是磯釣的好去處。
【加路蘭海岸】
它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,阿美族語稱為「kararuan」,意指洗頭的地方,因為附近小溪富含礦物質,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聞名。而加路蘭遊憩區原本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時的廢棄土置放場所,經東管處數次以生態工法整建後,寬廣的草坪、休憩涼亭、解說站以及觀景台,加路蘭不但提供了東海岸旅行的最佳休息站,海岸景觀與獨樹一格的裝置藝術交會,更成為熱門的拍照景點;夜晚在無光害的加路蘭觀星,伴隨著海濤聲,浪滿指數絕對破表!
【親不知子海上古道(天空步道)】花蓮豐濱鄉,早年穿越父子斷崖的原住民步道,民國60年荒廢後重新打造一條距離海面約50公尺的透明玻璃棧道,行走其中飽覽足下的美麗風光。【石梯坪地形】位於豐濱鄉港口村,因陸地上的岩石向海伸入,形成大大小小的灣澳,其形如階梯一般,排排長短不一,故稱為「石梯坪」。【北迴歸線66.5度】豐濱鄉的北回歸線地標,每年夏至當天正午,太陽將直射此地。【八仙洞】本為間歇性上昇的岩壁,受...
早
美味三明治
中
海鮮風味餐
晚
原住民風味餐
4星酒店
Day
2
紅葉少棒紀念館— 鹿野高台—關山親水公園—伯朗大道—池上鄉農會觀光米廠—光復糖廠 —旅館
【紅葉少棒紀念館】
台東延平紅葉國小所成立的「紅葉少棒隊」,1968年擊敗日本,1969年進軍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大賽勇奪冠軍。(平日開放08:00–17:00 每週二、三休館)
【鹿野高台】
視野絕佳,一覽整個高台地區與卑南溪谷底的田野風光,從龍田村沿著指標一路往高台走,只見地勢逐漸升高,經過高台茶葉展示中心,好一片綠草如茵的寬廣草坡映入眼簾,草坡高點的高眺亭,高台與縱谷的美景盡收眼簾。
【關山親水公園】
新武呂溪畔,分為動態、靜態區兩大部分。動態區內以親水活動為主角,包括人工河道、地面噴泉、小瀑布、划船區等….。靜態區則有表演廣場、船形大門與蘭嶼獨木舟吊橋相映成趣,是親水水園最具代表性的標幟,遊客服務中心採金字塔造型的天窗設計….。
【伯朗大道】
原本為池上鄉的一條田園小徑,因為伯朗咖啡的廣告而一夕爆紅,也因此被稱為「伯朗大道」。小徑從頭至尾沒有任何電線桿、屋樓林立,而秋收季節一望無際的泛黃的稻浪搖曳生姿,親臨期間美不可言。
【池上鄉農會觀光米廠】
金色豐收館位於客家文化園區旁,園區整體規劃同時具備了休閒玩樂和教育導覽的概念,也是台東第一家的稻米觀光工廠。園區占地偌大,占地1.2甲,是全台最美的農會和碾米廠。四季花海景觀映襯著台東好風景,晴空萬里下的綠意盎然,風光明媚!農會金色豐收館園區不僅只是池上鄉碾米加工廠,還另行規劃了農業文物區、農事體驗區和米食DIY及禮品展售中心,是一處結合了稻米教育的觀光工廠。
【光復糖廠】
花蓮觀光糖廠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大進村糖廠街,恰在花東縱谷公路和光豐公路交岔點,是花東旅遊民眾重要的休憩站;花蓮觀光糖廠是台糖系列的觀光糖廠之一,又可稱作「漪漣園」,專業化及多元化的經營策略下,花蓮觀光糖廠致力於蔗糖資源的推廣和應用,舉凡乳品、糖果、肉品、冷凍食品和冰品等等,都讓來到花蓮觀光糖廠旅遊的民眾在此度過最美好的歡樂時光。
【紅葉少棒紀念館】台東延平紅葉國小所成立的「紅葉少棒隊」,1968年擊敗日本,1969年進軍美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大賽勇奪冠軍。(平日開放08:00–17:00 每週二、三休館)【鹿野高台】視野絕佳,一覽整個高台地區與卑南溪谷底的田野風光,從龍田村沿著指標一路往高台走,只見地勢逐漸升高,經過高台茶葉展示中心,好一片綠草如茵的寬廣草坡映入眼簾,草坡高點的高眺亭,高台與縱谷的美景盡收眼簾。【...
早
飯店內享用
中
農村風味餐
晚
立德布洛灣風味餐
4星酒店
Day
3
太魯閣國家公園(燕子口.長春祠.砂卡礑.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.東西橫貫公路牌樓)—清水斷崖—七星潭 花蓮車站—台北
【燕子口】
巨大工程的中橫公路距靳珩公園約500公尺的大理尺峽谷峭壁上之無數小岩洞。立霧溪溪水侵蝕劇烈,使峽谷形成陡直壁立的「U」字形。由峭壁缺口處可見對面石灰質岩壁上,有許多受流水侵蝕後所留下的凹洞,曾有燕子直接築窩其上,形成「百燕鳴谷」的奇景。
【長春祠】
唐式風格的建築依地勢嵌入山壁間,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,形成一道飛瀑。沿著環形步道,飽覽飛瀑流泉伴隨著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。
【砂卡礑】
位於花蓮縣秀林鄉,名稱源自於太魯閣族(原泰雅族)在這裡建社時曾挖掘出臼齒,當地原住民認為是祖宗留下的歷史痕跡,故將此地稱作砂卡礑,太魯閣族語中『臼齒』的意思,曾將這裡命名為『神秘谷』,神秘谷中充滿了壯麗的山岳、清澈的溪流以及新鮮的空氣…。
【大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】
於75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,管理處同時也是遊客中心,有會議室、多媒體簡報室、餐廳、旅遊資訊館、生態展示館及泰雅文物展示館等…。
【東西橫貫公路牌樓】
台灣中橫公路的入口牌樓,位於錦文橋南端橋頭與中橫公路交會之路口上,標高60公尺,位於台8線187.5K,公路旁的岩壁上則刻「魯閣長春」。
【清水斷崖】
位於清水山東側,自蘇花公路和平至崇德之間,綿延21公里。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其險峻異常壯觀,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里。行車在山壁斷崖與無垠汪海之間,好像騰雲凌空,上有巨壁千仞,下是汪洋萬頃,真是驚險無比,同時也感受前人拓荒的艱辛,眼前所見正是一篇山海與人的壯麗詩篇。面對太平洋海天一色山海對峙的動人景觀,完全呈現海岸多層次的藍色驚艷。
【燕子口】巨大工程的中橫公路距靳珩公園約500公尺的大理尺峽谷峭壁上之無數小岩洞。立霧溪溪水侵蝕劇烈,使峽谷形成陡直壁立的「U」字形。由峭壁缺口處可見對面石灰質岩壁上,有許多受流水侵蝕後所留下的凹洞,曾有燕子直接築窩其上,形成「百燕鳴谷」的奇景。【長春祠】唐式風格的建築依地勢嵌入山壁間,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,形成一道飛瀑。沿著環形步道,飽覽飛瀑流泉伴隨著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。【砂卡礑】位於花蓮縣秀林...
早
飯店內享用
中
烤雞風味餐
晚
美味火車便當
溫暖的家
注意事項
【成長小百科】
早期對西部人們而言,花蓮、台東是位在中央山脈的後面,交通極為不便利,總是要翻山越嶺、千辛萬苦才有辦法到達。於是以前便統稱為『後山』,而西部開發地區就稱為『前山』。
關於花蓮:
花蓮古稱奇萊,西班牙人在1622年到這裡採取砂金,運回金包里一帶(新北金山),並將現花蓮縣新城鄉稱為多羅滿,是臺灣原住民的世居之地。而漢人至花蓮開墾是清咸豐元年(1851年),相傳來此開墾的河洛人,見到溪水奔海,而與波瀾交會,作迴旋狀,故稱之為洄瀾,後改為台語音近的花蓮。
花蓮縣的臺灣之最:
1.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
2.花蓮縣是台灣原住民最多的區域
3.境內原住民以原住民 ( 台灣第一大族:阿美族 ) 分布最廣。
4.原住民鄉包括秀林鄉、萬榮鄉和卓溪鄉,三鄉面積總和約佔全縣八成。
5.秀林鄉,其面積高達1,641平方公里,是全台面積最大的鄉級行政區。
6.玉里鎮面積約有252平方公里,為全台面積最大的鎮。
7.花蓮市與新城鄉總面積近60平方公里,同為縣內最小的行政區,過半人口集中於該地區。
8.鳳林鎮人口密度僅約90人/km²,為全台人口密度最低的鎮。
9.吉安鄉人口高達8.35萬人,為全台人口最多的鄉。
關於台東:
荷蘭統治時期:1637年 荷蘭東印度公司聽聞臺灣東部盛產黃金,1642年2月正式征討東部。
清治時期:明末東寧王國時期東部並未設官治理,到了清統治期間,早期東部曾有數十番社歸化輸餉。但朱一貴事件後,清朝政府下禁令封山長達百年,期間僅有零星漢人至卑南、火燒島、成廣澳、璞石閣、新城開墾。也因為地形上的崎嶇和海運上的不便,直到19世紀中葉以前,臺東都還是清朝政府眼中的化外之地,除少數逃犯外,多數百姓視入後山為畏途,這樣的情形一直要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才有所改變。沈葆楨經營後山:陸續發生動亂,清廷飽受驚嚇之餘派遣自強運動的重要推手-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赴臺經略後山。有鑒於臺灣西部清領區對東部聯絡艱難,沈葆楨由北至南連開數條道路橫貫臺灣本島,自此打開東部對外的聯繫。在開路的同時,沈葆楨從福建招來的移民也搭乘一艘艘的帆船登陸臺東,今臺東市寶桑里一帶是東部最早的漢人移民據點。1886年臺灣建省,將卑南廳升格為臺東直隸州,州治設於今花蓮瑞穗鄉。
日治時期:1895年馬關條約後,臺灣割讓給日本,隔年總督府正式統治東部,正式設立臺南縣臺東支廳。1898年 日本人所建的卑南大圳為臺灣東部最大的水圳,之後陸續整治,吸引許多漢人移入墾地,灌溉農田面積由600公頃提升到2,423公頃。
戰後時期:1945年10月25日,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臺灣總督府轄區,11月6日設立臺東縣接管委會。1946年1月12日設立臺東縣至今,成立臺東鎮。1947年 紅頭嶼鄉更名為蘭嶼鄉。1976年1月1日,臺東鎮正式改制為臺東市
台東風雲人物「楊傳廣」:
1933年0710日-2007年01/27日)楊本人慣以 Misun 拼寫其族名。出生時為日治台灣台東廳,馬蘭部落的阿美族人。曾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奧運,獲1960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競賽銀牌,這是中華民國獲得的第一枚奧運獎牌。他也是十項全能史上打破9000分的紀錄保持者,綽號「亞洲鐵人」(Asian Iron Man)。獲時任總統蔣介石召見7次,是台灣體壇第一人。2000年時曾經被馬蘭長老遴選擔任馬蘭本部落的頭目。
台東傳奇 紅葉少棒隊:
台東延平紅葉國小(多為原住民布農族紅葉部落)所成立的「紅葉少棒隊」,1968年8月25日以7:0的懸殊比數擊敗由日本關西選拔出來隊伍,次年組成「金龍少棒隊」進軍美國威廉波特第23屆世界少棒大賽,連勝三場而贏得冠軍,掀起少年棒球的熱潮,開啟台灣棒球史上的三級棒球時代,母校紅葉國小設有「紅葉少棒紀念館」紀念的事蹟(平日08:00–17:00 每週二、三休館)。
不過但該隊遭人檢舉,多次以超齡學童冒名頂替參加少棒比賽,1969年紅葉少棒隊副領隊胡學禮、教練邱慶成、管理曾鎮東因偽造公文書及行使偽造公文書罪,為紅葉少棒隊的歷史留下不名譽的記錄。
由於少子化的影響,無法再組成棒球隊,紅葉少棒隊曾於1999年解散。2009年,該校在社會人士支援下,招攬外地學生轉學到紅葉國小,並提供住宿,重新組成一支完整的紅葉少棒隊。
台東人文特色:
1.全國原住民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,占台東縣總人口的30%以上
2.史前遺址數量最多的縣市。
3.人口僅21萬人,為臺灣本島人口最少的縣市。
4.全國人口密度最低的縣市,人口密度僅62人/km²。
5.全國海岸線長達176公里,是全臺海岸線最長的縣份。
【成長小百科】早期對西部人們而言,花蓮、台東是位在中央山脈的後面,交通極為不便利,總是要翻山越嶺、千辛萬苦才有辦法到達。於是以前便統稱為『後山』,而西部開發地區就稱為『前山』。關於花蓮:花蓮古稱奇萊,西班牙人在1622年到這裡採取砂金,運回金包里一帶(新北金山),並將現花蓮縣新城鄉稱為多羅滿,是臺灣原住民的世居之地。而漢人至花蓮開墾是清咸豐元年(1851年),相傳來此開墾的河洛人,見到溪水奔海,而與波瀾交會,作迴旋狀,故稱之為洄瀾,後改為台語音近的花蓮。花蓮縣的臺灣之最:1.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2.花蓮縣是台灣原住民最多的區域3.境內原住民以原住民 ( 台灣第一大族:阿美族 ) 分布最廣。4.原住民鄉包括秀林鄉、萬榮鄉和卓溪鄉,三鄉面積總和約佔全縣八成。5.秀林鄉,其面積高達1,641平方公里,是全台面積最大的鄉級行政區。6.玉里鎮面積約有252平方公里,為全台面積最大的鎮。7.花蓮市...
專人服務
如何稱呼您*
聯絡電話*
聯絡e-mail*
備註
送出
成功送出
我們已收到訊息,將會盡快與您聯繫
行程介紹
行程特色
每日行程
注意事項
立即預訂